3月14日下午,学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第三场宣讲会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十堰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计毅波教授作辅导报告第三讲。
计毅波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材料为基础,以PPT演示的形式,进行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和重要举措”的宣讲,对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解读和深入阐述。
计毅波首先对《决定》的框架结构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决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五是财税体制改革,六是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他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到2020年,改革希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计毅波指出,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更有十大看点,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二是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三是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四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六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七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八是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九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十是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计毅波强调,相比于以往注重单一方面的问题的有关决定,此次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而且,这些措施具体务实,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计毅波教授根据个人理解分别总结了《决定》影响全体民众、党政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十大政策以及影响农民的五大政策,还列举了国内热点政治问题和其他惠民政策,表明此次改革呈现“力度空前、决心坚定、态度鲜明、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等几大特点。
(宣传部供稿)